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3050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5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以蜀地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缓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汉代织锦图星出东方利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围绕“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确定一个主题,并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粮食价格已用铜币来计算;临时雇工即“佣客”工资已用铜币来支付;国家征收的部分赋税已开始用铜币来交纳;当时在各国流通的铜币有“布”“刀”“圆钱”“铜贝”四种形制。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佳B.社会政治影响到货币的形制
C.青铜铸造技术有所进步D.商业发展促使货币广泛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方式主要有民营外贸和贡赐贸易两种。民营外贸为贡赐贸易提供物资基础,形成了以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营外贸主导中外贸易的格局。这反映出
A.贡赐贸易影响力日益减弱B.政府鼓励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C.海外贸易的盈利功能凸显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