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4 道试题
1 . 福建船政学堂正式开办于1867年,开设了英语、法语、驾驶、管轮等课程,以培养轮机的设计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附设了船厂工人业余培训的课程。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B.已突破“器物”限制
C.军工企业市场化特征明显D.近代教育走出困境
2 . 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876年京师同文馆五年制课程设置
年次课程备注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
学四元解法、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
格致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者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B.“西学”教学内容涉及较为广泛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不占首要位置
3 . “企业大王”刘鸿生自1920年创立苏州鸿生火柴公司起,其企业发展历程可谓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代以后,全国各阶层人民激于爱国义愤,纷起提倡国货,在此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刘鸿生觉得创办火柴工业大有可为,但一开始他有意避开燮昌等实力强的上海火柴厂的锋芒,将自己的厂开到了苏州。苏州离上海很近,信息灵通,1920年前没有一家火柴厂,以此为基点,便于企业的扩展。

——朱小田、汪建红《苏州通史·中华民国卷》

材料二   1928年刘鸿生与中华、荧昌等火柴厂合并成立的大中华火柴公司,对于外国火柴倾销确实起了抵抗作用,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危险。这对于改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总事务所设立了一门技术课,研究火柴头受潮的难题,使品质达到国际名牌“凤凰牌”的标准。在经营管理方面,它也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雇佣员工比较重视其能力。1930年下半年,“大中华”就有了盈余。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企业家们》

材料三   刘鸿生在重庆筹办中国毛纺织厂时,欲向财政部借款。孔祥熙(注:19331944年任财政部长)最后派人转告四个条件:一是必须在一年内开工,否则全部财产由财政部处理;二是开工后如产品为市场需要,国货银行为主的官僚资本集团有优先投资权;三是厂名定为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由宋子良担任;四是刘鸿生为总经理,副经理由他们派来的代表担任,并掌握财政权。没有办法,要办企业,这些条件他只能照单全收。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企业家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鸿生为挽救民族火柴工业所做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所处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生存艰难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传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 1870 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 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   1897 年 5 月 27 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定,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
2020-11-2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练)
6 . 下表是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
杂支清单购大鱼雷艇等项7434.887787
两购后膛钢炮965.839635
两购驾驶学生应习各种洋书726.148
两北洋水师公费银1576.6666两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
7 . 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这种观点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问题上叫“危崖转石”(转石效应)的史学范式。在中国近代史上符合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子夜》是作家茅盾于1932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民族资产阶级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线索,反映了1931年左右中国的社会环境。

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缠绕在一起。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对当时中国的工业充满了信心,他热心于发展家乡双桥镇的实业,并打算以双桥镇为基地建筑起他的“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的“双桥王国”。期间,他与美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代理人赵伯韬进行斗争,有时他根本不把赵伯韬放在眼里,要和他决一高低,但当他在金融市场失败后,且得知赵伯韬有美国老板撑腰时,却又表现得“再也振作不起来”,甚至产生了“有条件投降”的想法。最终,由于合股人杜竹斋的倒戈相向,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破灭。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英国德国法国
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
191396 910 94410028 302 4031005 299 517100
1914105 207 580108.516 696 94558.94 951 47193.4
191751 989 18553.6————2 309 16043.6
191849 890 29351.5————1 568 853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10 . 招商局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招商局创造的中国“第一”

1872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中国商船第一次行驶南洋航线
1876中国第一家船舶保险公司一仁和保险公司
1878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煤矿企业一开平矿务局
1879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
1881中国第一条专线铁路一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1890中国近代第一家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企业一上海机器织布局
1897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一中国通商银行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材料二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这也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商资产。1226日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191221日招商局临时股东大会议决,同意将局产押借给孙中山临时政府作借款用;1937年招商局以“新铭”等7艘轮船在江阴、上海、南京等地多次沉船抵御日寇沿江进犯……

——摘编自招商局集团官网


综合上述材料,对晚清招商局做简要介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