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晚清驻外公使地域分布统计表,据表可知,影响晚清驻外公使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广东江苏浙江三起江西直隶山东旗籍
1875—189465410002
1895—1911875011110

A.清政府创办洋务政策的变化B.维新运动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地区经济水平与开放的程度D.列强势力范围与实力的不同
2022-09-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江南制造总局职役平均日工资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职役平均日工资(银元)折合中等米(市斤)
洋匠11.43357.28
总办、提调、委员1.77355.41
司事0.88627.69
匠目1.74654.56
工匠0.65220.38
幼童0.2076.47
小工0.1665.17

A.外国工匠操控了洋务企业的经营活动
B.江南制造局在生产上依赖于西方技术
C.早期近代化事业殖民地化的色彩浓厚
D.洋务军事工业照搬西方先进生产关系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895-1911年商办工业企业行业结构状况表(部分)

类别

1895-1900年

1901-1904年

1905-1911年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创办企业数

资本额(万元)

轻工业

111

1524.8

62

1515.8

408

5198.1

重矿业

18

376.7

20

486.0

77

2322.7

交通业

53

62.2

43

3459.9

104

3926.9

——据《中国现代化历程》资料整理订定

A.重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B.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C.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历史舞台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2022-06-14更新 | 5588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文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表,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2021-10-1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
项目1894年1914年1920年1936年(包括东北)1948年
资本总额(亿元)1.2217.8825.7999.9165.50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55.53%42.84%48.44%42.77%88.79%
其中官僚资本比重39.14%26.76%25.96%22.27%64.13%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的政策推动了1894、1914、1936三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
B.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与外资相比优势不明显
C.“实业救国”思潮有力促进了民间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
D.外国输华资本的下降、时局的动荡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
6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各行业内迁工厂数及其分布表(单位:个)。这说明西南地区
行业地区机器冶炼电器化学纺织其他合计
重庆区15917231206248429
川中区162331003114187
桂林区1748823767
昆明区116725181380
贵阳区61071318

A.躲过了日军的武装侵扰
B.出现部门协调发展的格局
C.社会经济结构有所改变
D.找到了工业近代化的捷径
7 . 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A.《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B.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A.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D.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2018-02-07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试
9 . 造成下表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
时间北京(北平)天津上海全国
1925年23143384
1934年2105993

——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