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91年10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长篇评论,着重论述只有把生产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变的挑战中岿然不动。文章明确提出苏联的“红旗落地”,并非在于“卫星上天”,社会主义国家唯有经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红旗才能举下去,才能更高飘扬。这一评论(     
A.回应了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B.未能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C.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D.意在为扩大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
2 . 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1978年
机耕面积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1.6%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突出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3 . 下图为画家陆俨少创作于1956年的人物画《教妈妈识字》,描绘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在教妈妈识字的场景。这一作品
A.迎合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B.说明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C.表明女性成为工业化建设的主力军
D.倡导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新风尚
4 . 1962年,在大力压缩各项生产指标的同时,对工业企业进行关厂并厂,缩小规模,使全国的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这一变化出反映当时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工业生产严重过剩
C."左"倾思潮影响巨大D.经济建设趋于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3年,鲁冠球与乡政府签订厂长风险承包合同,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1984年万向节厂首次向美国出口,逐步实现了产品、人员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万向集团公司组建。该厂的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     
A.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22-10-11更新 | 71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调研(一)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学者费孝通总结了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兴办家庭工厂生产小商品、供销全国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珠江模式”等。据此可知,当时(     
A.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原则B.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建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走出去”战略得以实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市从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开始着手农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建立了生产救灾办公室。1950年11月,北京市委提出畜力、农具互助合作之外,应“试办土地入股合作社”的设想,年底发动爱国增产运动。1952年,北京市召开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推广农业信贷措施的同时,北京市还结合农贷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率先确定了先普遍推行牲口保险,重点试办棉花保险的方针。

——摘编自范明《新中国初期北京市农业政策述评》

材料二

图1 949-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变化                                                               图2 1949年-2019中国人均粮食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过渡时期北京市农业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原因。
8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西部地区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民的社会分层被进一步推动,出现了农民跨区域、跨空间、远距离分层的“民工潮”。这种“民工潮”开始出现于
A.1978—1985 年B.1986—2000年
C.2001—2007年D.2008—2012年
2022-05-09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深圳开始制订城市规划,1980年修订,1985年最终完成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成综合性特区的目标,根据规划,深圳的产业结构突出“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经过10年时间,工业成为深圳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外来劳动人口大量涌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步启动,被称为现代城市之光的高层楼宇,一时居全国之冠。深圳走外向型工业化路线,利用外国资本发展特区工业,工业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不断提高深圳特区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从1990年初开始,深圳又编制了10年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在“十五”计划中,深圳进一步提出了“以港强市”、加速深圳特区城市国际化进程的新战略。

——摘编自方宁生等《深圳:从综合性特区向“国际性城市”发展》

材料二   底特律在鼎盛时期,全市约有90%的人以汽车工业为生,80%的收入来源于汽车产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整个汽车业面临危机,汽车业三大巨头的销售量在2009年一年内减少了33%45%.汽车产业受到冲击后,财政收入锐减,而此时公共支出却依然庞大另外,底特律是美国种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城市之一,19677月爆发的种族骚乱使底特律三大汽车业巨头全部停工停产,白人中产阶级开始大规模逃离,市区人口锐减,许多工厂荒废人口和企业的迁出加剧了底特律税基的缩减,底特律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底特律在2013财年总体的债务规模达到1825亿美元,财政收入总额仅为11亿美元,导致底特律政府无力偿还,最终破产。

——摘编自贾宇清等《底特律破产对城市发展的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深圳从综合性特区向“国际性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
(2)据材料二,分析底特律城市破产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归纳深圳的腾飞与底特律的衰败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的相同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李可染创作的新年画《新得的黄牛》,年画上的题诗为:前天分了房和地,今天拉回大黄牛;犁椎绳索收拾好,明天先耕村东头;只要咱们加油干,往后吃穿不用愁。关于该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农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B.农民拥护农业合作化运动
C.农村贫困得到了彻底解决D.农村生产力发展出现质变
2022-05-27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