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生活。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4 . 古代农耕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

——《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材料二   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材料五   据楼璹《耕织图·序》记载,宋高宗即位于江南,“备知民瘼(疾苦),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它务,下务农之诏”。楼璹当时任临安於潜县令,“笃意民事,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究访始末”,创作了耕织图共45幅,包括耕图从浸种到入仓21幅,织图从浴蚕到剪帛24幅。《耕织图》进献高宗后,高宗十分欣赏,对楼璹进行嘉奖,命翰林图画院摹绘,加以推广。


(1)指出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你对《耕织图》创作和推广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该图反映了
A.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B.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D.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图1、图2是中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的拓片。这些拓片反映出
A.汉代南北方地区生产力都有所发展B.汉朝我国耕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C.陕川两地到汉代开始使用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7 . 图1为1977年考古发掘时出土的“河姆渡骨耜”,出土时上部残留着一截用藤条捆缚的木柄。这一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拥有
A.辉煌的黄河文明B.悠远的甲骨文字
C.锐利的古代兵器D.发达的原始农业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绍兴年间楼琦任于潜县令时,绘制《耕织图》,其中21幅《耕图》包括∶浸种、耕、把耨、秒、碌磷、布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登场、持穗、簸扬、砻、春碓、簏、入仓,描写了稻谷栽培到加工的整个过程。图1为"耙耨"图及配诗。



图1 狩野永纳(日)摹写南宋楼琦原作“耙耨”

"耙"配诗雨笠冒宿雾,风簔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材料二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获楼琦《耕织图》,命宫廷画家焦秉贞以其为基础重绘《耕织图》。焦秉贞以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绘制了《耕织图》46幅,其中23幅为《耕图》,在楼琦21幅《耕图》原图及配诗基础上新增"初秧""祭神"。图2为新增"祭神"图及配诗。



图2 “祭神”图

"祭神"配诗

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

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

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

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与清《耕图》的异同,并作合理解释。
2021-05-29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图1                                   图2
A.耕作区域扩大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农用动力革新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