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甲骨文是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种刻于龟甲兽骨上古文字,多是当时王室对重要事项的占卜记录。下图是其中某片甲骨文的拓片。由右往左读:贞西土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国家机构已非常完善B.五谷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C.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D.商代文字主要为农业服务
2 . 下图是汉画像石拓片,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对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铁犁牛耕普及全国B.集体劳作普遍盛行
C.二牛抬杠仍在应用D.耕犁技术已经成熟
2021-1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3 . 对下图所示的耕作技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B.这是汉代出现用于收获的大镰
C.这是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D.这是唐朝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2020-06-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松阳一中、青田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图证史,解读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下图为1999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邮票。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进步
D.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019-07-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练习:专题一测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对下图所示的耕作技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
B.这是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
C.这是唐朝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
D.这是汉代出现用于收获的大镰
2019-11-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对图片信息解读准确是
A.此生活场景出现于原始时期B.图中生活以土地国有制度为前提
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
2020-07-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洋》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自给自足的特点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安逸
D.反映了古代农村庄园经济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8 . 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主要运用了杠杆原理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19-04-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对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土地兼并严重
2019-05-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019-07-23更新 | 12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