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0 道试题
1 . 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A.
B.
C.
D.
2018-04-30更新 | 49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历史周末练习(四)
2 . 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结合所学的知识,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动物形态传神逼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手工业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农具生产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
5 .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的描述: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作用,它应该处于以下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经济区(       
A.山东经济区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2018-04-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5年的3781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
A.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
7 .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它们或起到促进作用,或起到阻碍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土地被视为最受青睐的财富,大概不仅反映了人们所公认的真理,即土地可以永存不灭,而且还反映了一种实际需要。司马迁有一段详细的讨论,探讨了从事贸易活动的一般理论,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当时的人是将粮食视为基本商品的。……因此,对工商业发展所施加的遏制,不仅降低了非农业活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且还驱使资本转而购买土地这一农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

——许倬云《汉代农业》

材料三:万历前后,潞王在湖广有田四万顷,福王在河南、山东、湖广等地有田二万顷,其他藩王都占有大量土地。官僚、地主占有土地也十分惊人。江南有的“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大官僚严嵩、徐阶各有田二十多万亩。其他万亩、千亩的地主,数不胜举。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材料四: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1)指出材料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形式”是什么,始于何时?对当时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概述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本目的,并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指出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结果。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明代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开端的新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图为姜寨遗址复原图。该复原图反映出中国早期原始农耕的突出特征是
A.社会等级B.南稻北粟C.聚族定居D.贵贱有别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古先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而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本”、“末”分别指的是什么?有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某一经济政策的渊源。试指出这一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对当时秦国发展所起的作用。
(2)材料二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的政治文化意义作了怎样的论述?
(3)推测材料三所说的是哪一社会阶层的处境?古代社会“尊农夫”为什么会出现“农夫已贫贱矣”这一情形?
2018-04-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乾隆《苏州府志》卷3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2)材料二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3)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018-04-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4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