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对征战杀伐很是后悔,于是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为促进农业发展,赵过推广的农具是(     
A.耦犁B.水排C.筒车D.曲辕犁
2024-02-2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B.手工生产的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习惯思维的改变
2022-06-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材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容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四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摘自两汉晁错的《论贵粟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讲一讲: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2022-04-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列农作物(如图)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2-03-09更新 | 31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史书中关于农业发展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出处
“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汉书·张禹传》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全唐诗补逸》
“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欧阳修《原弊》

A.官员经济贪污盛行B.重农抑商政策盛行
C.小农经济发展受阻D.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7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商代可能出现牛耕
B半坡遗址发掘出聚落遗址和生产工具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C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D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1-08-28更新 | 33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届江苏省兴化板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双休检测历史试卷

10 .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战国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民、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对古代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