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水井较早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水井就用于农田灌溉。距今4500多年的河南汤阴白营水井是黄河流域最古老的水井,其形制相当复杂,已经超越了水井的初期阶段。据此推知,当时中国(     
A.农业已摆脱自然条件束缚B.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C.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水井建造技术已成熟
2023-02-06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022-04-02更新 | 122次组卷 | 7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英国印度公同商船“约克号”船长享利·拉斯切利斯于1741-1748年间在广州十三行购置的“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该壁纸

①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属于图像史料②引进西方绘画风格,创新艺术形式
③展示农耕文明风采,体现文化交流④见证西方经济侵略,冲击自然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3-29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1-08-28更新 | 33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附中河南分校高一3月考历史试卷
6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2021-04-20更新 | 12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房山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卷
7 .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3-10更新 | 240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1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应时代的政治局势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



(2)从资料中画线部分选出属于商鞅变法经济政策的内容(写出相应序号)。这些经济政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2020-10-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