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春秋中后期,铁制农具、牛耕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这使得私田开垦的数量越来越多。据此可知,当时(     
A.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发生变化B.地主阶级封建化进程加快
C.西周王室控制的人口越来越少D.百家争鸣的局面基本形成
2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9638次组卷 | 6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3 . 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此外,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上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     
A.中央强化对南方的控制B.南方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4 .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B.封建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落后性D.小农经济只需些简单工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自上古以来多洪水泛滥。大禹治理梁州水患自“岷山导江,东别为论”;战国李冰“凿离碓,穿二江成都之中……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唐代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建的通济堰、蟆颐堰,也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这表明古代四川(       
A.精耕细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C.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D.水利灌溉技术全国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运城市上王乡牛庄村《丁丑大荒记》记载:“光绪三年岁次丁丑,至年终无雨,秋禾尽无,岁大饥。人食树皮草根及山中沙土石花,将树皮皆剥去,遍地剜成荒墟。共绝户一百七十二户,死男女一千零八十四口,总计人数死者七分有余。”该材料反映了(       
A.封建政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D.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2022-07-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反映出当时(     
A.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B.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
C.奢侈富足的物质生活D.男女平等的社会风气
2022-07-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民瑶:“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小农经济的优越性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     
A.创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B.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
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农业耕作工具取得突破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大量“相牛”技法,时人通过观察牛的眼、角、鼻、毛、耳、头、尾、膝、口、蹄部位的大小、形状,来判断一头牛适合耕作还是运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耕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B.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C.运输的动力以牛力为主D.少数民族养牛业很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