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荀子·富国》中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韩非子·解老》中载:“积力于田畴,必且粪溉。”这些记载说明
A.春秋时期农田已普遍使用肥料
B.战国时期农田可以连续种植
C.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出现轮作制
D.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使用畜力
2019-07-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07-02更新 | 1166次组卷 | 28卷引用:【省级联考】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礼记》载,西周“天子亲耕于南郊”,到汉代后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这主要说明
A.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很高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始于西周时期
C.重农抑商政策古已有之
D.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形式
2019-06-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母题民俗文化。“春牛”文化的形成发展主要缘于
A.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B.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C.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019-06-13更新 | 2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甚至更多,而同时期的欧洲谷物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2019-06-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汉书·食货志》引李悝语:“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脆弱、封闭
D.自给自足
2019-06-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特征,主要是指深翻土壤、中耕除草、高垄播种、育秧移栽等。据此可知,精耕细作这种农业模式产生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该材料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坎儿井
2019-06-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山西省李峪村战国墓中出土了一具青铜牛尊,该牛尊的鼻子上穿有一鼻环。《吕氏春秋》有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而让一个五尺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却乖乖地走了。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A.使用畜力耕田已成为可能
B.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C.人们野蛮地对待家中牲畜
D.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学者说:“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导致“小农成为最重要变量”的主要因素是
A.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B.自然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
C.小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D.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