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022-04-02更新 | 123次组卷 | 77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021-08-31更新 | 111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届广东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2021-04-20更新 | 129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5月冲刺专题训练历史选择题易错试题(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7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开学摸底测试试题历史
6 . 《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这说明,周代
A.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B.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
C.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D.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5-14更新 | 103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器使用
B.筒车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水排的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
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2018-07-27更新 | 2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五校(阳春一中,肇庆一中,真光中学,深圳高级中学,深圳二高)2018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巩固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的影响D.农耕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