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考古发现历史文献
1998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冶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设立铁官管理。
2017年6月到9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抢救性发掘3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地层之上,遗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一;患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钱三监,其一邛州,曰惠民。”
A.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
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
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2 .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农村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B.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C.农业生产结构有所改变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2019-06-16更新 | 554次组卷 | 5卷引用:【校级联考】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部分重点学校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2019-06-16更新 | 43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山东淄博高三5月段考(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使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祖传秘方”(政府一般只保护与维护专制统治有关的某些特殊技术与标志,如专为皇家生产的御制技术)。然而这种传承模式往往因循守旧,与世隔绝,无法吸收别人的技术……中国古代有许多十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后来都相继失传,这种现象就与该继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摘编自乔润令《山西民俗与山西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这种保护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624年英国政府实施的《垄断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该法律规定发明人享有约15年的专利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仿冒这项发明。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垄断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3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的保障,很多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了新发明的市场化。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发明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体、方式、影响、目的等方面比较中国古代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你认为需要哪些条件?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官营国有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完善与发展,既有负责政令制定与计划下达、落实的部门,也有负责具体经营生产的部门,还有中央、东宫、内廷的其他一些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诸多机构,均由政府官吏执掌。各级部门根据政令和计划,生产着军器兵仗、精美丝绸、皇室珍玩、金银器具、调味佐料等巨细无遗的各类产品,以满足皇室、政府的各种物质需求及统治需求。在劳动力使用上,除了奴役官府奴隶及刑徒、流徒外,主要通过徭役制、户籍制强行征集各地的工匠和丁夫(农夫),除无偿正役外,还时常强制加役。在原料来源上,主要依凭政权搜刮征敛,不支出任何货币或实物以做交换,民间私营手工业和农业的一些原料、半制成品甚至制成品也被无偿拿走。

——摘编自刘玉峰《唐代经济结构及其变化研究:以所有权结构为中心》

材料二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中,除了一部分采取政府与民间合办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外,大部分是由国家独资创办的公有企业。1895-1911年,中国人投资开设的资本在1万银元以上的厂矿约有500个,其中官办的45个,官督商办的3个,官商合办的31个,官办招商集股的6个,其他400余个均为商办。民国初年政府又创办了一批官办民用企业,据统计,1912-1927年由政府创办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就有35家。

——据徐敦楷《民国时期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史》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与各省加大了改革力度,建立了规范董事会,落实董事会职权,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一步推进。2018年完成了中核集团和中核建、武汉邮科院和电信科研院四家两对中央企业的重组。仅从中央企业看,压减法人数量12829户,压减的比例到了24.6%,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据全国两会国务院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官营国有工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曹魏时期,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锻铁“以自赡给”;西晋开国功臣石苞也“贩铁于邺市”。他们的做法
A.丰富了手工业的生产门类
B.使盐铁官营政策陷入破产
C.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D.是对农耕经济的有益拓展
7 . 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菏泽市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出土的产品上往住刻有督造的机构、各级工官和生产者的名字。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工艺水平很高
B.生产规模庞大
C.部门分工细致
D.注重产品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2019-05-16更新 | 218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