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2020-11-21更新 | 112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沈氏农书》(1640年前后编著)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020-11-01更新 | 140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东阿曹植培训学校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3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2020-10-17更新 | 1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5 . “古来名窑出盛世,盛世昌南多名瓷”。昌南制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宋真宗景德年间,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后成为著名的瓷都。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瓷器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摆脱了原始瓷的状态,烧制出成熟的白瓷器
B.唐代——制瓷业得到发展,形成“南白北青”两大窑系
C.元代——青花瓷一统江湖、釉里红出现
D.明清——开始进入彩瓷阶段,出现五彩、斗彩、粉彩和珐琅彩
6 . 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7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8 . 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
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四大名镇景德镇的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9 .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落后
C.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
D.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