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计划写一篇关于唐代皖江流域的历史论文,收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经安徽段的400多公里,被称为“皖江”。唐代皖江流域主要包括宣、池、舒、庐、和、滁六州。

——摘编自张阳《唐代皖江流域手工业地理研究》

材料二   唐代皖江流域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唐代皖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图


——张阳《唐代皖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

材料三   唐代中后期皖江流域良吏简明统计表(部分)

序号

时间

官员

地区

主要事迹

文献出处

1

玄宗天宝中

太平县令李孝戴

宣州

温恭清简,令行化洽

《嘉庆太平县志》

2

代宗大历七年至十一年

和州刺史穆宁

和州

慎选良牧,用膺明命,视人如子,理事如医

《全唐文》卷784《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

3

德宗贞元间

望江县令曲信陵

舒州

有惠政

《大明一统志》

4

代宗永泰至大历六年

滁州刺史郑昈

滁州

居八载,政绩大成

《唐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

——董明《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1)若要以“唐代皖江流域的农业经济”为论文主题,还可补充哪方面的材料?请举两例并具体说明。
(2)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文主题作出说明。
2023-01-16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宋时期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比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万亩)百分比岁入粮食(万石)百分比
唐天宝中48546100%2506100%
宋天禧五年51111105%3278146%

A.国土面积的开拓B.高产作物的引进
C.生产技术的突破D.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2-12-2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唐玄宗时期的新建州县分布。据表可推知,唐代(     
A.郡县制度趋于完善B.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C.君主专制日益强化D.疆域范围不断开拓
2022-12-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备考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初期,人口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北西路和河北东路(今属河北省),河方路(今属山西省),永兴军路和秦凤路(今属陕西省),京东西路、京西北路和京西南路(今属河南省),约占全国人口的30. 66%。之后,这些地区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至公元1102年,下降到29.7%左右。南方的南浙路和江南东路(今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地)、荆湖南路(今湖南省)、荆湖北路(今湖北省)和江南西路(今江西省)、福建路(今福建省)等地,人口所占比重则从27.87%上升到39.76%。到了北宋后期,全国已经有将近2/3的人口居住在南方。两宋之际,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为四川以及江苏的长江南岸地区。到南宋后期,黄河中下游5省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数量下降到仅占全国人口的11.24%,而长江流域6省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的人口比重则上升至61.27%。

——摘译自《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建立堡坞共同体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桃花源记》所记载的这些迁入山林的百姓,在当时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远高于其史学价值
B.《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C.堡坞共同体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D.两晋政府对南迁的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公元25年—220年)与魏晋(公元220年—420年)时期,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各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随着南下内迁的深入,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疆域界限逐渐消亡,这一客观外部条件的改变必然促使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风俗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不断深入。而伴随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内迁而来的是其生产方式也逐渐由游牧生产向农耕生产转变,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的趋同成为了民族间风俗文化交流互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民族地域界限的模糊,相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汉族风俗文化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客观条件。

——黄赤《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原因及“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材料二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末以来北方人口南迁的利与弊。
2022-06-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占城(古国名,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稻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随后在宋政府的主导下向北扩散,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主要是由于
A.海上贸易交流得到发展B.宋代政府重视推广农作物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D.江南各地进行的经济交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谣谚,即歌谣和谚语的合称,短小精炼,便于流传,其中颇多直接反映人民思想感情之作。在宋代,谣谚流传广泛,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表是节选的部分宋代谣谚。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苏湖熟,天下足。春不耕,秋不获。军不如县,县不如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洲。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炮石,却管安石。

——据赵瑶丹《论宋代谣谚》


选择材料中三个谣谚并分别加以解读,得出一个关于宋代历史的结论。(要求:解读深刻、准确,结论与解读要有内在联系,史论结合)
2022-05-18更新 | 56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2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关西、关东、江南及龙门——碣石以北四个经济区。关西、关东(“关”指崤山和函谷关)是天下财富的生产地与聚集地,江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一带维持着农业生产方式,龙门——碣石以北(塞北)基本为畜牧业生产区。这可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深受环境影响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政府经济管理水平提高D.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10 . 史载,西晋末年大规模迁入镇江的北方移民群中,不乏像祖逖这样的世胄大族,其所率“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其中寒门士族也为数不少,他们较少沾染清谈、放浪的浮华之风,后来不少寒门士族随同刘裕一同起事叛晋。由此可推知,两晋时大量人口迁入镇江
A.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带来了社会风气的变化
C.巩固了门阀士族的统治D.传播了道教和佛教思想
2022-04-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历史(B2)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