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2019-06-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材料二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佣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 康乾盛世就有如千年古国的回光返照,康乾之后,朝代的中国江河日下,一日千里,逝者如斯。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2)据材料二,分析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
2018-05-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高碑店市高碑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春秋战国以前农田灌溉在黄河流域虽已零星出现,但农田水利的重点始终在防洪排涝的沟洫工程上。直到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才出现。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条件是
A.小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B.铁制工具的使用和改进
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D.农耕者艰辛的劳动付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开始使用生铁淋口技术制作农具,但只应用于制作少量锄、锹等小农具;《农政全书》中的农具图抄自王祯的《农书》,有些大型高效农具在生产中比较罕见。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经济出现了明显衰退
B.高产农作物引进影响了农具革新
C.农耕技术没有革命性变化
D.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降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小制约生产发展D.大土地所有制开始逐步形成
6 .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说明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人头税的废除影响家庭规模
C.牛耕技术支配家庭的规模D.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