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两张图分别呈现了汉代北方地区与唐朝江南地区的犁耕工具,后者相较于前者(     
A.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B.改变了家庭式劳作方式
C.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推动小农经济根本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可用来研究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B.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D.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图1《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

图2《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
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2-05-13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2·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公元前214年,人工运河灵渠凿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得以连接。随后,为保证四季通航,在灵渠上建造了36座陡门——被誉为“世界现代船闸之父”。因其需要人工升降,遂诞生了守陡人群体——陡军。陡军的存在
A.加重沿岸百姓经济负担B.使长途贸易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
C.有利于水利工程的维护D.客观上促进了岭南地区商贸发展
2022-05-0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下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
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古代铁锸图。锸由木耜发展而来,最初完全为木制,后来才演进为木叶上套铁刃。汉代出土文书中,锸多写为“木臿”。据此可知
A.器物变化滞后于文字的变化B.铁农具未完全取代木器农具
C.封建政府统一文字成效显著D.汉代文书繁密导致漏洞百出
2022-03-09更新 | 22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四川宜宾出土的汉代“陂(bēi)塘稻田”模型图,一边为陂塘,一边为稻田,中间安装闸门,装有提升装置可以控制水量,陂塘面积与农田面积的比一般为1:4。汉代这种陂田模式
A.得益于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开展B.反映当时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
C.突破了南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D.大大提高了南方的水稻亩产量
2022-02-12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