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闲。”材料中的“渠”位于
A.关中地区B.成都平原
C.岭南地区D.新疆哈密一带
2020-01-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其中的竖井是为了把暗渠中的水引上来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C.体现了中国古代新疆人民的智慧
D.为四川地区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国强民富,具有了其他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此农业生产技术是
A.用牛耕种
B.水排
C.耧车
D.翻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5 . 《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
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6 .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是《史记》中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记载?
A.都江堰
B.“井渠”
C.鉴湖
D.郑国渠
2019-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D.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2019-04-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反映的耕作工具是
A.耦犁
B.耧车
C.一牛挽犁
D.曲辕犁
10 .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这说明汉朝
A.贫苦农民不愿使用牛耕B.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C.冶铁技术获得长足发展D.政府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