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新疆的坎儿井滋润了千里荒漠,孕育出吐鲁番甘甜醉美的葡萄和云朵般洁白的棉花。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井渠发明于
A.西周B.战国C.秦代D.汉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又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赵过发明耦犁耕作法,“用耦犁,二牛,三人”,关于材料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A.封富民侯,体现汉武帝尊崇儒家民本思想B.汉武帝反思征战,强调农业生产
C.耦犁的出现显示了人力、牛力协作的扩大D.二牛三人的耕作,利于山地的开垦
3 . 据《中国古代农具》记载,在汉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般农户遗址上发现了铁器,种类有铧、锄、锸、铲、镰、锹等,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各个主要环节的需要。这说明汉代
A.钢铁冶炼技术世界领先B.铁犁牛耕在全国得以推广
C.灌钢法加速铁农具普及D.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籍记载:“(赵过)教民耕植,其法:三型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根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材料中描述的农业生产方式发明于
A.战国B.西汉C.唐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种。据此可知
A.牛耕出现于春秋时期B.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C.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D.秦国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6 .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据此可知,耦犁
A.开始于东汉时期B.提高了农业的产量
C.便于山地的开垦D.可以控制耕土深浅
7 . 据《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远超过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历代水利工程数量的总和。这反映了
A.农业经济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C.土地制度改变D.资本主义萌芽
8 . 西周的诗篇中有不少描写 “千耦其耘”劳动场景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种变化反映了
A.田赋转以劳役形式为主B.国家政权对小农剥削压迫加剧
C.农业生产趋向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直接导致井田制瓦解
9 . 下列记载,与如图所示密切关联的是
A.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B.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
C.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D.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10 . 《史记·河渠书》记载,“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该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井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