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1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水平的生产力。下图的农业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
A.秦代B.汉代C.唐代D.清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记述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
二牛驾犁,一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东汉牛耕壁画

A.普遍使用耦犁耕作B.铁制生产工具推广
C.犁耕技术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4 .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B.工具改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C.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2021-04-28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成就(部分),划线处所填内容正确的是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秦汉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隋唐筒车
                控制耕土的深浅

A.①刀耕火种②耧车③二牛抬杠
B.①铁犁牛耕②大镰③风力水车
C.①刀耕火种②大镰③风力水车
D.①铁犁牛耕②耧车③曲辕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2019-04-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2018-06-03更新 | 452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8 . 《农政全书》记载:“或遇天旱,旋於大轮一周,列置水筒,昼夜溉田数顷。此一水轮,可供数事,其利甚博。”该工具类似
A.B.
C.D.
9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10 . 西周的诗篇中有不少描写 “千耦其耘”劳动场景的记载,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种变化反映了
A.田赋转以劳役形式为主B.国家政权对小农剥削压迫加剧
C.农业生产趋向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直接导致井田制瓦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