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西汉赵过“始教民牛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下列史实可用于质疑该观点的是
A.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中发现了家养黄牛的骨骼
B.《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C.春秋时期出现若干与牛耕相关的人名,如“冉耕,字伯牛”
D.“牛郎织女”的神话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2 .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代,粮食亩产二石(石为古代计量单位)已有一定的普遍性,比西周亩产一石或一石多增长60%-100%.关于这一时期推动粮食增长的因素,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耕细作农业形成B.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C.封建土地私有确立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2021-10-30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寻览关中周围的关隘:潼关、散关、武关、萧关,这些关隘不但营造了关中平原四塞之国、形胜之区的地理形势,且屡屡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就了关中十三朝立都之地的光辉历史。下列史实发生在关中地区的是(       
A.郑国主持兴修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
B.秦始皇开凿的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C.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沿草原丝绸之路西迁
D.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
2022-06-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农政全书》记载:“或遇天旱,旋於大轮一周,列置水筒,昼夜溉田数顷。此一水轮,可供数事,其利甚博。”该工具类似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留存于世的壁画是洞窟内的灵魂。壁画所展现的内容丰富动人,栩栩如生,如图为其中的一幅农民耕作的场景。据如图可知
A.农民使用的农具为两牛牵引的耦犁
B.古代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耕土的深浅
D.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
6 . 新疆的坎儿井滋润了千里荒漠,孕育出吐鲁番甘甜醉美的葡萄和云朵般洁白的棉花。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井渠发明于
A.西周B.战国C.秦代D.汉代
7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关古代农耕技术和水利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南方普遍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B.战国时期修建沟通漓水和湘水的灵渠
C.西汉时期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灌溉法
D.东汉时期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021-10-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李冰,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其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指导思想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关于都江堰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修建的指导思想吸收了道家思想B.该工程使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
C.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时刻D.该工程兼有防洪、灌溉、航行功能
2021-07-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共美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