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铁器、牛耕逐步推广,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出现,黄河流域旱地农业全方位发展;隋唐宋元伴随着南方大规模开发,一年两熟的复种初步发展,南方水田技术逐渐臻于成熟。以上反映中国传统农业显著特点为(     
A.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B.强调发挥农民积极性
C.多种经营方式的兴盛D.精耕细作的不断发展
2023-05-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水利与中国历史】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区水利工程总数中,北方的陕豫晋冀水利工程所占比例,在汉、隋唐和宋,分别为81%、41%、6%;苏浙闽赣皖川水利工程所占比例在以上各时期分别为12%、45%、69%。战国时秦的地广人稀能吸引地狭的三晋农民,汉代郑白渠能“衣食京师亿万人口”,唐有“秦中地狭收粟不多”之忧。南宋时西北流寓之人遍满江浙闽广,东南沿湖沿海及丘陵地区圩田、围田、梯田、塘坝、涂田得到开发。明朝移民开发了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农田水利。“人与水争地为利,水必与人争地为殃。”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不满乃至反对运河漕运的思想。“会通河全是人力做成,使水节节就制而为我用,功亦伟矣。然当时臣工,何不移此心力,共成西北水利,而顾为此以困东南,大巧反为大拙”,有人痛心于国家“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道光时才停止漕运,实行海运。

——摘编自王培华《水利与中国历史特点》

材料二   《史记·河渠书》有“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的记载。隋王朝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通州、南达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唐代自安史乱后,长安政权之得以继续维持,除文化势力外,仅恃东南八道财赋之供给。古代都江堰灌溉总面积为150余万亩,至1949年前夕,灌溉面积为200余万亩。1949年以后,经过大力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026万亩。同时,都江堰引水还保证了成都平原工业发展用水和数千万人民生活用水。东南沿海的鉴湖水利工程修建成功以后,由于其巨大的拦蓄能力,使山会平原解除了来自稽北山地的洪水威胁。千百年来,在运河开挖、修治和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在运河区域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

——摘编自王培华《古代水利工程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2023-04-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正德年间《姑苏志》中记载当地“农既专力,其用心自精,占测气候,详密多验。由元旦至于岁暮,凡风云肠雨之变,潦旱丰歉之兆,趋避弛张之宜,咸有口诀韵语,汇类极繁”。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农业生产注重了精耕细作B.理学观念渗透到生产实践
C.农学发展有一定神秘色彩D.土地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文献和西汉墓壁画像等考古资料可知,耦犁的犁铧较大,有犁辕、犁壁等装置,由二牛牵引,三人操作,一人牵牛把握方向,一人掌犁辕调节深浅,一人扶犁。后来经过改进,二牛三人的耦犁法逐渐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取代。这反映出当时(     
A.农学知识比较丰富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C.农耕区域逐渐扩大D.生产技术取得新发展
6 . 【湖北水患与水利建设】

材料一   湖北地处长江流域中游,境内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唐宋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一方面向鄂西山地进发,这股浪潮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另一方面,人们向江汉平原腹地进发。人们为了利用这片肥沃的土地,修筑堤垸,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垸田”农业。宋代,江汉平原已修筑了大量的堤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洪水的泛滥。元明清时期,随着大规模围堤筑垸的出现,江汉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患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加强。到了近代,洪涝灾害日益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摘自宋传银《湖北近代洪涝灾害》

材料二   湖北政府组建后,就担负着解放军南下西进,武汉市市民、省直机关部队和以工代赈民工的粮食供应重任。·……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安排,湖北需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就当时的湖北而言,水患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水利是农业增产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国家正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全国各省踊跃支持。湖北作为解放区,不仅担负发展本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责任,还担负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任。湖北作为国内重要的农产区,农作物丰富,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长远看来,水患是阻碍湖北农业生产的根源。水利事业的进步是农业增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自唐娟《建国初期湖北水利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湖北近代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湖北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出现于如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中的经济现象是(     
A.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B.劳动工具材质以青铜器为主
C.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D.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
8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其中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     
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B.得益于青铜农具的使用
C.表明商鞅变法成效显著D.是秦朝暴政的真实体现
9 .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翻车
2022-11-21更新 | 269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