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①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②郑国主持郑国渠工程
③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下表为西汉时期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史料出处
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故曰为亡之数。《淮南子》
平帝元始三年,下诏移民,“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
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汉书》

A.官府保护小农经济B.犁耕技术不断革新
C.家庭生产模式定型D.牛耕生产普及全国
2022-02-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021-10-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浙江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4月考试题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2020-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史记》记载:“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上述水利工程最早出现的地区位于下图(局部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1-12-0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6 . 在人力、畜力盛行的古代世界,中国人较早地发明了运用水力的农业灌溉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类发明的是
A.都江堰B.水排C.筒车D.井渠
2021-04-1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8 . 清代诗人萧雄的《西疆杂述诗》描述了古代中国某水利工程“道出行回火焰山,高昌城郭胜连环。疏泉穴地分浇灌,禾黍盈盈万顷间。”该水利工程
A.由竖井、暗渠和明渠等几部分组成B.是汉代新疆人民的创造杰作,名井渠法
C.使关中平原地区在战国时期成为肥沃之地D.具有“深淘滩,低作堰”的重要建造特色
2021-01-0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恐。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农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水利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揄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千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78年11月,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当地18位村民私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一改模式后未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汉代史实,说明铁器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析汉代推动铁器铸造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出现在小岗村的原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
10 . 《太平广记》载:"邓玄入寺行香,见水车,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对文中提及的灌溉工具,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在隋唐时期北方地区B.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一带
C.巧妙地利用了水力为动力D.利于促进东汉前期的经济恢复
2020-11-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