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富家种论石,贫家种论斗。富贫同一时,倾泻应心手。行看万垄空,坐使千箱有。利物博如此,何惭在牛后”。王安石的这首诗描写的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水排
2 . 我国农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南方出现的农具有
①曲辕犁   ②水排   ③立井水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2021-08-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①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②郑国主持郑国渠工程
③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一位学者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老子》D.甲骨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是《史记》中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记载?
A.都江堰
B.“井渠”
C.鉴湖
D.郑国渠
2019-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D.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2019-04-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史记》记载了某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政治、经济效益:“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井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生产工具,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10 . “公元9年,西汉人口达到6000万,帝国粮仓囤积的粮食已经多得吃不完了”。下列史实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政府在黄河流域大力营建灌溉渠系B.耦犁、代田法等先进耕作方式的推广
C.先进的播种工具耧车的使用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均田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