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
D.思想观念的变迁
2 . 关于《诗经》中《硕鼠》的创作背景,王符在其《潜夫论·班禄》中这样说道:“履亩税而《硕鼠》作。”桓宽在其《盐铁论·取下》也持同样的观点:“周之末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材料中的“履亩税”出现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诸侯国君生活奢侈
C.周王室衰微
D.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2017-08-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C.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经济实力最为强大
4 .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用“气”、阴阳之气或是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解释自然的变化。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私学广泛兴起
B.诸子百家出现
C.农耕文明兴起
D.铁器牛耕使用
2018-0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抚州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地位得以确立的主要背景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井田制的瓦解
C.变法运动兴起D.兼并战争不断
6 . 汉代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治理黄河的工程,其原因不包括
A.长期战乱,水利设施破坏严重B.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C.国家统一,政府组织能力提高D.社会稳定,增加财政收入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2019-04-12更新 | 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澄城县城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田庄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4~6亩土地只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到了宋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地区,大约1亩多土地即可养活一个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牛耕的普及
②曲辕犁的推广
③水排的使用
④铁锄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田庄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