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6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式,发展到西汉后期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也叫“二牛抬杠”。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一牛挽犁的耕作方法。还可以用牛鼻环来控制耕牛。铁犁牛耕技术的演进深层次反映了(     
A.农业劳动者的个体独立性增强
B.对耕牛的大肆屠杀导致耕牛的数量减少
C.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D.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
2022-08-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四川自上古以来多洪水泛滥。大禹治理梁州水患自“岷山导江,东别为论”;战国李冰“凿离碓,穿二江成都之中……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唐代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建的通济堰、蟆颐堰,也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这表明古代四川(       
A.精耕细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C.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D.水利灌溉技术全国领先
3 .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模式已成型B.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C.农业发展成为撰史主题D.农业生产追求精耕细作
2022-07-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自西周开始,中国大多数朝代的法律都严厉禁止任意宰杀牛,并规定了相应的屠宰标准和审批手续。无论是牛主(牛的所有者)还是他人,私屠、乱宰牛都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表明中国古代(     
A.法律异常严苛B.注重生态保护C.重视农耕经济D.小农经济发达
5 .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朝代名称效益
战国(秦)都江堰“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战国(魏)西门豹渠“以富魏之河内”
汉朝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些工程的兴建
A.阻碍了经济交流B.不利于商业进步
C.促进了农业发展D.实现了国家统一
2022-07-12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2022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如下图)描绘了古人劳动的场景,这可用于研究(     
A.官府控制的对外贸易B.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D.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7 . 《周颂·臣工》言:“命我众人,庤乃钱傅,奄观銍艾。”据杨宽先生考证,“钱”是有金属锋刃的耕具,形状类似于铲,是主要用于除草的工具。《说文》曰:“銍,获禾短镰也。”这说明了当时(     
A.政府重视农业祭祀礼仪B.改进生产工具的必要性
C.出现耕织结合生产形式D.金属农具已应用于生产
2022-07-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是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白渠
2022-07-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B.汉代治铁技术长足发展
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D.汉代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022-07-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农耕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汉代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广种薄收C.铁犁牛耕D.精耕细作
2022-07-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