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河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牛耕图概况。这些史实可以用来研究(     
A.区域经济发展特色B.经济政策发展历程
C.农田生态保护情况D.精耕细作熟练程度
2023-02-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出土于东汉的画像砖(局部),整个画像砖描绘了多人从事狩猎、纺织、酿酒(包括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等环节)、饲养家畜的情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手工作坊初具规模B.庄园里的生产情形
C.男耕女织分工协作D.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3 . 下图为四川宜宾出土的汉代“陂(bēi)塘稻田”模型图,一边为陂塘,一边为稻田,中间安装闸门,装有提升装置可以控制水量,陂塘面积与农田面积的比一般为1:4。汉代这种陂田模式
A.得益于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开展B.反映当时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
C.突破了南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D.大大提高了南方的水稻亩产量
2022-02-12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目前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演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反映了汉代
A.农耕文化向北方拓展B.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C.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D.政府推动耕作技术革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江苏镇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2021-11-18更新 | 30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图1、图2是中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的拓片。这些拓片反映出
A.汉代南北方地区生产力都有所发展B.汉朝我国耕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C.陕川两地到汉代开始使用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7 . 汉有民谣曰:“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观察下图(局部),该民谣所述的工程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据此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西周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10 .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2021-03-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