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长沙楚墓出土铁器统计分析表。据此推断当时(     
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
墓葬数量2980289909
出土铁器数量3732103

A.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
C.粮食产量得到显著增长D.农业生产水平可能提升
2022-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兴律
诸侯国地点工程
魏国太行山东部平原“引漳溉邺”
魏国贯通黄河、淮河鸿沟
秦国成都平原都江堰
秦国关中平原郑国渠

A.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推动了诸侯国间的经济分工
C.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D.畅通了南北经济联系的渠道
2021-10-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这反映了
A.宋比唐水利兴修技术先进B.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衰落
C.宋代南方水利工程的发展D.宋灌溉工具在南方普遍推广
2022-0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考察,其发现下表所示:
国别名称水系、地区效益
期思雩娄灌区淮河,今河南省固始县一带“百里不求天”
都江堰长江之岷水,今四川省灌县“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西门豹渠黄河之漳水,今河北磁县、临漳“以富魏之河内”

据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水利工程区域分布均衡B.南北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接近
C.农业抗灾能力有所提升D.铁制农具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2021-11-02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绿豆、小豆等作物在地力恢复方面的作用。下表为魏晋时期农作物的轮作组合(部分)表。据此可知
田序轮作顺序
前作中作后作
1绿豆黍、稷
2大豆
3小豆
4大豆

(注:“前作—中作—后作”为一个轮作周期)
A.后世农作物已经被培育出来B.种植技术进步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C.一年多熟的耕作制度已出现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出现重大突破
2021-11-2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为西汉时期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时间记载
汉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
汉武帝元封二年“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
汉成帝河平三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复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同作治,六月乃成”

A.北方天灾人祸不断B.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政府重视修河治灾
7 . 下表所示为宋元时期河南天中地区农业收割工具的相关记载。由此推知,宋元时期的天中地区
工具用途
主要用于收制稻类作物
主要用于收获高粱、麻类等
主要用于收割麦类作物

A.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B.农业灌溉工具得到改进
C.农业、林业均衡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巨变
2021-06-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