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考古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有多幅,其分布状况如下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汉代牛耕的使用范围已扩展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时最先进
C.汉朝时陕西的农业最为发达
D.汉朝牛耕的使用范围已遍及全国
2021-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史书中不记牛疫,《后汉书》中则有“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比年牛多疾疫"等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东汉石室葛出土了众多的牛耕图画像石,西汉墓中则极其罕见。对于上述差异,合理的解释是
A.西汉王朝不重视牛耕技术B.东汉时期牛耕技术普及程度高
C.南方开发推动了犁耕的发展D.反映西汉牛耕的史料还有待发现
2021-09-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11月调研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铁器,有铲、、铧冠、斧、锤、锛、权、环首刀、锸等。其中绝大部分出土于章丘平陵城,少部分出土于青州戴家楼。据此判断,汉代山东地区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B.冶铁业水平全国领先
C.农业耕作技术较为成熟D.章丘文物储藏最丰富
2020-06-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如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6年在天津市东郊(今东丽区)张贵庄附近发现了一处古墓群,出土了包括兽骨、陶器、铁锛(一种工具)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侯仁之根据出土的文物判断,这处古墓应不早于
A.夏商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
6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021-10-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
7 .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垄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B.使用先进的曲辕犁
C.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D.耕作农具比较先进
2017-08-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B.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D.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9 .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垄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B.刀拼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2017-09-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河南、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必须考古发现佐证B.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悠久D.文献资料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