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
2018-03-18更新 | 366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代《沈氏农书》记载,“种田地力最薄,然能化无用为有用;不种田地力最省,然必至化有用为无用。何以言之?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材料反映了明代
A.农民合理施用肥料改造自然的思想
B.利用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C.商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D.重视农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和应用
3 . 《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这说明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4 .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2016-11-27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04次组卷 | 8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