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财富,生动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


材料四①全国农业总产值 1979~1984年增长455.40%。②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③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1)材料一中图1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最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两幅图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的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4)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0-05-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该画创作时间不会早于
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唐代
2020-04-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2020-09-22更新 | 207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4 . 耧车(见如图)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它将开沟、播种结合在一起,一次可播三行,一人一牛,日种一顷,功效提高了十几倍。耧车的使用反映了当时
A.注重精耕细作B.开始使用铁器
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
2020-08-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A.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
6 . 生产工具的演变是古代中国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表现。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是当时农业进步的标志B.图二技术是由国外传入中国
C.图三的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D.图四的主要改进之处是犁壁
2020-08-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衣具的统计情况。此图可以用来说明,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20-08-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代出现的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下图所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本质特点是
A.重视水利B.休耕轮作C.精耕细作D.刀耕火种
9 . 下列图片中,反映唐代农耕生产水平并一直为后世沿用的工具是
A.翻车B.耧车C.石斧D.曲辕犁
2020-07-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10 . 从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石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                         ②东汉画像石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
③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                         ④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