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下图为出土于江苏睢宁县的东汉画像石的画面(局部)。画像描绘了田间农夫举锄耘草、扶犁耕地、播种的劳作场景。该图说明当时
A.犁耕技术普及全国B.耕作技术日益成熟
C.男耕女织分工协作D.农民生活富足安详
2021-08-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C.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2021-05-18更新 | 67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全国卷Ⅱ文综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4 . 西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其中牛耕图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土的西汉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区域如下表,据表可知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A.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B.牛耕图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C.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D.出土文物不一定能佐证真实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牛耕图少,被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邮票所收录(见如图)。“牛耕图”反映出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刀耕火种的现象已经消失
C.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D.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6 .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东汉时期牛耕画像石分布情况表。该资料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采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峰、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可用于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B.说明新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C.印证了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D.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图
A.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C.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8 . 目前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分布情况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远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据如表可知东汉时期
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表:目前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分布情况,据表 可知东汉时期
A.北方牛耕使用比较普遍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出现结构完备的曲辕犁D.统治者重视开发江南地区
2020-08-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就证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