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反映了当时
秦汉时期出土的四种铁农具比例统计
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比例61%7%22%10%
A.小农经济形成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D.社会分工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二十家子古城遗址中发现了西汉时期的冶炼厂,出土了大量铁制 农具。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西汉时期
A.中原农耕方式的外传B.屯田制度的实施范围
C.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D.边地战事的频繁程度
3 . 下图是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铁犁,其最早可能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D.秦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代前期,在台湾、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屯垦区、西南及南方丘陵山地区等地,灌溉水利有较为显著的发展。这一发展
A.有效控制水涝灾害的发生B.基本解决了清代人地矛盾
C.与当时的农业垦殖相对应D.使农业成为边疆的主产业
2021-05-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
A.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
C.促使经济重心日益南移D.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
6 . 下图为秦汉时期出土的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四种铁农具类型比例统计图。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广泛使用B.注重精耕细作
C.铸铁冶炼发达D.政府重视农业
7 . 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推广……这些史实说明
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8 . 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
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
9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春耕多一遍,秋收多一石”、“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种地不下类,等于瞎胡混”。上述农谚主要反映了
A.古代农业生产要掌握节气变化B.小农经济存在脆弱性和落后性
C.传统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出土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50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15个省区。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北民南迁推广了农业技术
C.牛耕技术已遍及全国
D.边疆地区与内地联系密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