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2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C.家庭经济农牧互补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3 . 元代王祯《农书》“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材料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
2022-0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筒车出现前,我国利用水力推动机械运转的技术日趋成熟。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碓、水碾磨的影响。筒车的挹水筒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而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作提水桶、饭盒的传统。由此可知,筒车的出现
A.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B.促进了南北方技术的交流
C.推动农业耕作方式革新D.得益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山东某处景点的石刻画《孔子周游列国图》。石刻画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对此画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风貌B.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战国时期
C.石刻画再现了耦犁耕作场面D.此石刻画雕刻于唐代或以后
2021-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
2021-12-10更新 | 45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局部)。画面中心为一农夫,左手扬鞭,右手扶犁,正在驱牛犁地,他身后是一少年提着篮子正在播种。画面的上方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到田头。旁边有一辆装着东西的双轮车,车上还有三只小鸟,车旁卧着一条小狗,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田边奔跑。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朝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这说明该地区在推行(  )
A.铁犁牛耕B.曲辕犁
C.一年三熟制D.稻麦复种制
2021-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汉代河西画像砖(摹画),从中可见
A.曲辕犁开始运用于生产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D.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2021-11-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二)历史试题
10 .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2021-11-18更新 | 30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