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1 道试题
1 . 1975年,在翻修都江堰时发现--座汉代持锸(类似于现在的锹)石人像,锸的形状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铁口木锸相似。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印证
A.都江堰工程修建于汉代B.西南地区是汉代的农业中心
C.汉代铁制工具应用广泛D.汉代农业生产工具发生质变
2021-07-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从用于播种的耧车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这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B.世界领先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3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特别是铁犁坚固锋利、配件齐全。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家庭手工业发展B.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
C.说明铁制农具使用广泛D.推动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2021-07-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全国出土的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A.冶铁技术不断进步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民众生活非常富足
5 .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是中国古代农业
时间内容
战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三国马钧发明翻车
唐朝筒车出现

A.经验丰富B.农具繁多C.灌溉发达D.技术先进
2021-07-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粟的亩产量在战国时期大约为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提高到93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高产田能达到500多市斤。粮食亩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农业技术的进步B.重农政策的推行
C.土地资源的开发D.高产作物的引进
7 . 如表反映当时

秦汉时期出土的四种铁农具比例
A.小农经济形成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D.社会分工明确
2021-07-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如图是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收获图”。画像砖形象地展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该画像砖
A.再现了地主庄园的集体经营B.佐证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
C.反映了传统小农的家庭分工D.体现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2021-07-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45窟中的犁具为安装了犁壁的曲辕犁(如下图所示)。敦煌莫高窟6、61、100窟牛耕图璧画为五代时期作品,展示的仍然是未安装犁壁的直辕犁耕作方式。据此可知
A.第445窟壁画是虚构作品
B.此时期曲辕犁并未取代直辕犁
C.曲辕犁更适用于南方水田地区
D.曲辕犁先进性不如直辕犁
2021-07-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以前,黄河流域仅有防洪排涝的零星沟渠工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大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铁制生产工具的进步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D.国家重视农业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