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1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灌溉工具。(图片出自于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一灌溉工具
A.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B.在平原地区较为常见
C.推动了铁犁牛耕的进步D.利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2021-07-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土地私有制的大量出现.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确立
4 . 汉武帝时期,龙首渠得以竣工,关中上万顷盐碱地得到灌溉,增产约10倍。整个工程耗时十余年,在沿线百姓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仍征调了一万多民工。龙首渠的兴建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影响了关中的产业布局
C.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D.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
5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其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农民生活富裕.B.农业的精耕细作
C.妇女地位提高D.普遍使用曲辕犁
2021-07-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孟子和信奉神农之言的许行一派辩论时,问“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这说明战国时期
A.刀耕火种已退出历史舞台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C.农耕工具已步入铁器时代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宫·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摘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明清粮食产量状况的原因。
8 . 下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的一幅插图。图中装置的用途是
A.耕田B.灌溉C.播种D.施肥
2021-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画像砖是历史研究的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图示为汉代画像砖拓片,其史料价值主要在于佐证了
A.“铁犁牛耕”的出现时间B.古代传统农业的基本耕作方式
C.“个体农户”的富足生活D.曲辕犁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2021-07-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吐鲁番出土的武周时期的堰别青苗簿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该地
耕地种类耕地亩数自耕租佃租田占耕地亩数
官田10189393%
寺观田5510.544.581%
百姓田31513017054%

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
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1-07-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