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宋初,岳州知州范贫败上书朝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其田权许人请射(消算田产)。”朝廷则认为农民在外经商,只要田地不抛荒,按时交农业税即可。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重农抑商逐渐废止
C.政府鼓励农民流动D.社会控制有所放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按照秦朝制度,地方官吏不得将一家农户的两个男子同时征发戍边,不准农业劳动者在春耕大忙季节离开农业生产岗位,及“居赀赎债”的“罪人”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季节也准许他们回家二十天进行耕作等。这些做法旨在(     
A.缓解国家面临的财政困难B.纠正秦国经济法规的弊端
C.确保农耕经济的稳定发展D.加快农业管理的革新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器是我国古代专为殉葬而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是死者生前生活的写照。如表是西汉墓葬出土的陶制畜类明器统计表。根据表推知,西汉时期(  )
单位:件
役畜类肉畜类
西汉初年22103--
西汉晚期
16644
A.饮食结构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畜牧业居主导地位D.社会经济显著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江苏专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秦代官府的公田,一方面通过罚没商人田产、开垦荒地、占有无主土地等方式大量扩充国有土地,并设置专门机构对公田进行管理。这些做法
A.加速了个体小农经济的破产B.有利于保障朝廷的粮食安全
C.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D.有利于强化基层社会的管理
2022-03-24更新 | 64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巩固检测历史试题(二)
6 . 关于下列两种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工具都是古代农业生产领域重大发明
B.两种工具使用都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限制
C.两种工具都能够在生产中节省一定的人力
D.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7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10月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考证,后世广为流传的康熙朝《耕织图》是宫廷画师奉旨而作,但不是原创,而是在南宋临安于潜县令楼璹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二者大同小异。关于“改绘”而不“原创”的原因分析最接近本质的是

A.南方北方农耕技术基本相同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特点未变
C.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D.南宋以来经济重心都在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大清律例》规定:“每年自四月初--至七月三十日,一切民词,除谋反、叛逆、盗贼、人命及贪赃坏法等重情,查有确据者,俱照常受理外,其--应户婚、田土等细事,一概不准受理;自八月初一以后方许听断。”这一做法旨在
A.保证司法审判程序规范B.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C.确保农户安心从事生产D.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