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汉至清朝的户口、耕地的增减状况,从中可以推断出
时间口数耕地数(合市亩)人均耕地(合市亩)
东汉元始二年(2年)0.59亿5.72亿9.62
嘉庆十七年(1812年)3.62亿7.92亿2.19
总增减率(汉为基数)+507%+38%—77%
年均增减率(汉为基数)+0.28%+0.02%—0.04%

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没落
C.人地矛盾突出
D.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注重精耕细作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产品日趋商品化
4 . 孟子“论说王道,丁宁(叮咛)反覆(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据此可知,孟子认为
A.应该保护小农经济
B.农业生产环境优越
C.农民生活富足安稳
D.需要改进生产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历代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是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婆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缕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摘编自陈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2019年)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摘编自吕思勉著《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观察右图,它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十分发达B.我国古代手工业十分发达
C.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D.我国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