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生活。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对于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面为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农业画像砖石《锄地图》,图中一农夫手持长柄锄正在锄草,其后有一农妇肩扛一锄头,两端有水罐和篮状物。该画像砖石可用于研究汉代(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B.租佃制生产关系的普及
C.大地主田庄上农民的劳作情形D.农民受到沉重封建剥削
2022-11-28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男耕女织的经济状态B.租佃式的经营方式
C.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2022-05-2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是公元前250~1750年中国人寿命曲线图

图出自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一文,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古代
A.人均寿命呈曲折上升态势B.人均寿命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
C.人均寿命受制于医疗水平D.农业发展的水平决定人均寿命
2022-03-1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绍兴年间,楼琦任于潜县令时,绘制《耕织图》,其中21幅《耕图》包括: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割、登场、持穗、簸扬、砻、舂碓、簏、入仓,描写了稻谷栽培到加工的整个过程。下图为“耙耨”图及配诗。


“耙耨”配诗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材料二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南巡获楼琦《耕织图》,命宫廷画家焦秉贞以其为基础重绘《耕织图》。焦秉贞以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绘制了《耕织图》46幅,其中23幅为《耕图》,在楼琦21幅《耕图》原图及配诗基础上新增“初秧”“祭神”。下图为新增“祭神”图及配诗。


“祭神”配诗
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
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
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
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与清《耕图》的异同,并作合理解释。
2022-04-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10 2022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粮食安全与关注民生(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就耕织图而言,历代虽多有绘制,但基本都是以南宋楼《耕织网》为“母本”的(见下图1)。图2为康熙朝《耕织图》,二者大同小、异。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政策得以实施B.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
C.农民社会境遇得到明显改善D.南方北方衣耕技术基本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敦煌石窟榆林窟第25窟中的壁画《弥勒经变》(局部),此图不仅描绘了唐代犁田、播种、扬场等农业生产的过程,还表现出弥勒世界“一种七收”“人寿八万四千岁”等内容。这主要反映出
A.农业生产活动的繁忙场景B.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理想追求
C.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D.佛学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简介

耕织图,就是有关“耕”与“织”的图像资料。南宋楼《耕织图》,是我国现今有确切证据并有摹本留存下来的第一幅体系化耕织图。从宋至清,我国至少问世了数十套系统化的耕织图像,这些图像往往因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而被提倡、刊刻与推广。出于各自的不同目的,中国古人创作了《耕织图》等诸多与农事生产相关的图像。那这些图像又是为谁而作呢?创作出来之后它们又发挥了何种实际功效或影响力呢?

——摘编自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观点

图与诗的结合提供农民仿效操作的范例,其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一种社会化、大众化的科普著作。南宋楼《耕织图》就被称为“我国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农学著作”。

——摘编自臧军《楼〈耕织图》与耕织技术发展》

宋高宗既即位江南,乃下劝农之诏,郡国翕然,思有以灵承上意。四明楼,字寿玉,时为杭之於潜令,乃绘作《耕织图》。

——摘编自【明】宋濠《题织图卷后》等

楼钥将《耕织图》的创作完成与楼的“以课最闻”并述,应是以《耕织图》证其劝课农桑之绩。《耕织图》的创作,也确实为楼琦后来的一系列升迁打下了坚实基础,“初除行在审计司,后历广闫舶使,漕湖北、湖南、淮东,摄长沙,帅维扬,麾节十有余载,所至多著声绩,实基于此”。

——摘编自张万刚《楼琦(耕织图诗)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耕织图》创作的目的或功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英国印度公同商船“约克号”船长享利·拉斯切利斯于1741-1748年间在广州十三行购置的“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该壁纸

①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属于图像史料②引进西方绘画风格,创新艺术形式
③展示农耕文明风采,体现文化交流④见证西方经济侵略,冲击自然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3-29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学者考证,后世广为流传的康熙朝《耕织图》是宫廷画师奉旨而作,但不是原创,而是在南宋临安于潜县令楼璹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二者大同小异。关于“改绘”而不“原创”的原因分析最接近本质的是

A.南方北方农耕技术基本相同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特点未变
C.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D.南宋以来经济重心都在南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