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
2021-08-27更新 | 372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摘自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材料二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哪次会议后实行的?归纳它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3)按照斯大林的规划,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分别在工业与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或措施?
2019-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西青区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2017高一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A.农产品完全商品化B.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农业经济逐渐衰退D.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016-11-27更新 | 2751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浙江卷参考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

材料三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2)材料二中图l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图2反映了工业时代早期的工厂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析90年代以来推出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2011-09-08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