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B.因地制宜C.动力先进D.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是有关学者基于经济数据测算出的清代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相关数据,康乾时期粮食产量由此可以看出

①明后期引进了新农作物使粮食总产量提高
②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导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③南方地区推广水排灌溉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④清康乾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6-05更新 | 4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块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书》记载,西汉后期,全国共有人口59594978人,县的总数(包括侯国、邑等同级单位)是1587个,可耕地总面积为827053600亩,每县平均可耕地面积为521142亩。根据专家估算,贵族官僚地主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所耕种的土地数量,每县平均介于2万亩至10万亩之间。据此可知,此时期
A.统治者鼓励豪强土地兼并B.自耕农经济大量存在
C.租佃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D.土地资源被充分利用
2021-05-23更新 | 56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块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明代归安县(今浙江湖州)沈氏所著的《沈氏农书》记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据此可知,这种农业生产模式
A.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成长B.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理念
C.加剧了江南地区人地矛盾D.巩固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2021-05-16更新 | 56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模块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杜文玉对唐、宋两朝鼎盛时期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   唐、宋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的比较

年代耕地面积(万亩)百分比岁入粮食(万石)百分比
唐天宝中48546100%2506100%
宋天禧五年51111105%3278146%

表2   唐、宋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

省份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总计
321132244181244202947237
201125202171430256402442151643

表3   唐、宋财政收支的比较

时代财政收入数(万贯)财政支出数(万贯)支出占收入之比
3411(其中工商业收入1522330697%
5875(其中工商业收入46199599163%

——摘编自杜文玉《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分别提取表1、表2、表3中的信息,并据此对宋代经济指标的变化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