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技术的出现B.铁制工具的使用
C.一牛挽犁的出现D.耦犁的广泛使用
2020-04-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长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关于汉代以前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B.一直到汉代末年,牛耕技术才在发达地区稀疏出现
C.汉代以前的牛耕为一牛一犁牛耕法
D.牛耕法在汉代以前一直在集体劳动中加以使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井田制的瓦解
C.精耕细作的必要性D.人地矛盾加剧
2020-03-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廊坊市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4 . 如图为成都市郊汉墓画像砖上的“收获图”。这反映出汉代
A.农业生产技术世界领先B.成都平原成为农业中心
C.小农经济形态趋于成熟D.农业工具运用较为充分
2020-02-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0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的出现
A.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D.加速了唐朝均田制度的崩溃
6 . 东汉《氾胜之书》中提出“区田法”,这一方法要求掘坑点播,对不同作物的种植采用不同的行距、株距和深度,对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环节也都有较高要求。据此可知,“区田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A.提倡因地制宜
B.遵循时令节气
C.主张自给自足
D.注重精耕细作
2019-09-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据《秦律·厩苑律》记载,秦国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正月,都要对“田牛”进行评比,养得好的,养牛者受赏,养得不好的则养牛者受罚。这表明
A.秦国已经在使用牛耕
B.秦律的轻罪重罚原则
C.秦国最早发展畜牧业
D.牛耕增强了秦国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2019-07-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史料,由此可以佐证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出处
“粤之无镈(注:一种锄草用的农具)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周礼·考工记》
“四月,郑祭是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之麦。秋,又取成周(注:以洛阳|为都城)之禾。周郑交恶”《春秋左氏传》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成
C.农耕技术有所进步
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