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2 .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3 . 某地举办的“古代农业展”中有一幅曲辕犁图片,对它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汉代发明的农具                                 ②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
③是古代生产力的象征,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④是一个近代化的工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4 .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古代农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5 .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广种薄收
B.少种多收
C.小农经济
D.精耕细作
6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注重经验总结
B.重视“因时制宜”
C.强调精耕细作
D.生产力水平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其中“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指的是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牛耕推广到全国
C.铁制农具的使用
D.刀耕火种的消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牛耕)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使用牛耕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牛耕取代了人力耕作
2018-07-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这体现出古代中国
A.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农具的改进提高了耕作效率
D.手工业进步提高了农具质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
2018-07-06更新 | 469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