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土地私有制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
D.分封制崩溃
3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农业的哪一种主要的耕作方式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
B.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
D.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019-05-21更新 | 372次组卷 | 26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6 .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趋势正确的是
A.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一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2019-05-07更新 | 15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井冈山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各地的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因地制宜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精耕细作的特点
2019-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临川一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民更加勤劳
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2019-04-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出现于隋唐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