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料笔记时制作了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动开始合法化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深其耕而熟覆(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理念
D“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AB.BC.CD.D
2 . 下表为西汉时期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史料出处
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故曰为亡之数。《淮南子》
平帝元始三年,下诏移民,“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汉书》
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汉书》

A.官府保护小农经济B.犁耕技术不断革新
C.家庭生产模式定型D.牛耕生产普及全国
2022-02-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是目前出土的13幅东汉时期的牛耕图画像石(包括2幅壁画)分布情况。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陕北
山东滕县、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北方牛耕较南方更为普遍B.牛耕技术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C.犁耕技术出现多样化趋势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走向成热
2021-09-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为唐代西州青苗簿中各类田宙自及出租情况的相关记载。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
种类亩数自佃出租
官田107亩200步8亩99亩200步
寺观田56亩220步10南120步46亩100步
百姓田326亩200步131亩120步195亩80步
A.个体农耕方式的盛行B.寺院经济的急速扩张
C.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022-03-03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反映的是清代湖北部分县农业的生产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
地区概况
松滋县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季秋季产面或稻
英山县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苔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
石首县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

A.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程度较高B.农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
C.粮食生产开始出现精耕细作D.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格局
6 .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男耕女织生产开始确立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形成D.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广泛推广
2021-12-2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A.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8 . 下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其中牛耕图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土的西汉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区域如下表,据表可知
A.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B.牛耕图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C.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D.出土文物不一定能佐证真实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唐代部分统治者对耕牛的认识。据此可知,这些认识
A.表明牛耕开始受到政府重视B.反映了耕作技术日益进步
C.降低了唐代皇室的祭祀规格D.有利于农耕生产稳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