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哈佛中国史》载:“唐后期,中国南方的地主们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煮沸的动物骨头的溶液里,有时还混入蚕沙或羊粪,以保护其不受虫子和疫病的侵害,然后将谷粒种人特殊的苗床,苗床经过反复的深耕以使土地松散。”这一做法反映了唐朝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南方普遍种植水稻
C.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D.开始使用除虫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反映了当时
秦汉时期出土的四种铁农具比例统计
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比例61%7%22%10%
A.小农经济形成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D.社会分工明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西汉发明了耧车,隋唐发明了曲辕犁,北宋时出现了犁铧和踏犁。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A.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说明中国原始农业比较发达
C.表明牛耕技术已达到完善阶段
D.推动农业发展成为独立体系
4 . 《礼记·月令》记载:“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这说明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已经
A.开始自成体系B.与手工业结合
C.以粮食生产为主D.注重精耕细作
5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6 .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7 . 下图呈现了部分汉代农耕工具与技术,它们的出现
A.有助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B.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南移
C.根除了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D.推动了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大型动物之一,下表为古代中国有关牛的部分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出处
凡祭……天子以栖牛(色纯的全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经简单挑选的牛),士以羊、豕《周礼·曲礼》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谆(chun,大牛)《诗经·小雅·无羊》
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淮南子·说山》
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故杀者徒—年半《唐律疏议》

A.牛是度量社会财富的主要依据B.牛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耕牛的私人所有权受严格限制D.牛的重要性随农业发展而提高
2021-03-17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A卷新题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表1   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两汉时期粮食遗存统计表(部分)

时代

出土地点

粮食遗存

河南洛阳烧沟汉墓

粳稻、大豆、小豆、薏苡、黍、粟、高粱

河南洛阳西郊汉墓

稻米、小麦、大麦、粟、黍

西汉早期

陕西咸阳杨家湾4号墓陪葬坑

稻米、黄米、粟、豆类、小麦、荞麦

西汉早期

河北满城汉墓

稻、黍

西汉晚期

河南辉县汉墓

稻、粟

东汉

陕西西安东汉墓

稻、大麦、薏苡、粟、黍

据表1可知,当时黄河流域

A.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B.粮食作物种类多样
C.稻粟是主要粮食作物D.稻的种植面积扩大
2021-01-24更新 | 979次组卷 | 7卷引用: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选必2-素养限时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研究者发现,汉代耦犁中的铁铧最初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耦犁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逐渐推广。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2021-07-29更新 | 45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能力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