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卿大夫为四,士为二。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铁器牛耕使用
B.分封制度崩溃
C.礼乐文明崩坏
D.社会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完善的农艺体系。该体系的形成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传统经济发展
C.具有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P5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B.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C.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D.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陈旉在《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
A.我国的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
5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一种用人力操作的耕垦农具)所取代。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人口增长快,剩余大量劳动力B.使用牛耕的成本太高
C.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D.大量高产作物的引进
2017-06-12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友兰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18年是中国传统的狗年。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与传统生肖文化形成相关的是
A.西方海洋文明的影响
B.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C.古代文学艺术的推动
D.古代城市经济的繁荣
7 . 《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
8 . 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