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水平的生产力。下图的农业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
A.秦代B.汉代C.唐代D.清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成熟B.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
C.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渐推广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抑制
2022-01-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用铁搭耕地非常流行,这是一种由人力操作的耕垦农具。当时的诗文中也有“一人推犁行踯躅,二人挽犁身觳觫”的说法。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农耕经济发展遭遇瓶颈B.精耕细作技术已经衰落
C.自然经济封闭性很突出D.荒地开垦不利技术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工作者在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锵、犁、锄、铲、镰等。这说明
A.铁农具逐渐普及全国B.冶铁技术得到发展
C.小农户个体经营出现D.铁犁牛耕方式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
2021-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021-10-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初考试历史试题
8 . 《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9 .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占
总件数百分比
铁农具件数铁农具占生产
工具百分比
辽宁抚顺807796.3%6888.3%
湖南长沙702130%1781%

A.铁农具已经运用在生产部门B.中国已经全面进入铁器时代
C.铁质手工业生产工具非常少D.铁农具在南方运用最为广泛
2021-07-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唐“(开元十三年)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匹二百一十文”。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人民生活安定B.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小农经济发达D.地区经济差异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