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山东地区出土两汉时期铁农具的地点众多,铸造铁器的范具也多有发现。 《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实行“笼盐铁”以后,在全国设立 49 处铁官,而山东地区就有 12 处。 据此可知,西汉时的山东地区(     
A.小农经济兴起B.冶铁技术先进C.统治基础强化D.铁矿资源丰富
2023-04-2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2-10-17更新 | 48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00年来中国温度波动趋势图

——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整理


在图中的古代史阶段,任选一个时期,建立材料信息与这一时期某-领域的关联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关联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然而到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D.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
6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中国通史》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据图四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4)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7 .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019-02-22更新 | 4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8 . 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宴,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
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9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6-11-21更新 | 1149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理)试题
10 . 《庄子·秋水》:“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一记载上反映了
A.生产动力的重大进步B.铁犁牛耕的推广
C.自耕农经济的出现D.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2016-11-18更新 | 9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