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2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田庄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D.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3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2019-08-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表格中的史料,由此可以佐证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出处
“粤之无镈(注:一种锄草用的农具)也,非无镈也,夫人而能为镈也”《周礼·考工记》
“四月,郑祭是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之麦。秋,又取成周(注:以洛阳|为都城)之禾。周郑交恶”《春秋左氏传》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成
C.农耕技术有所进步
D.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6 . 某同学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料笔记时制作了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动开始合法化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深其耕而熟覆(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理念
D“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内容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一妇人举锄耘田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王景迁庐江太守,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耕犁。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循吏传》

A.集体劳作方式盛行B.铁犁牛耕技术相当完善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生产方式形成
8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     )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西汉社会生活成本高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
2021-06-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实验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到目前为止,在西汉一些皇帝及王侯墓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出土的各式铁农具如下表所示。
西汉皇帝及王侯墓出土的铁农具简表
墓葬出土铁农具
汉景帝阳陵直口镭、桦冠等
汉宣帝陵镰刀、直口镭、铲、犁桦
永城西汉梁王陵园凹口镭、镰刀、镢、镭等
临淄西汉齐王陵园竖䂬镢、凹口镭、六角锄等

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铸铁业由政府垄断经营B.冶铁技术已走向成熟
C.小农经济得到继续发展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10 .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它反映了汉代
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
西汉238541347
东汉467954113829

A.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B.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
C.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D.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